公元1110年5月5日,月亮在天上离奇消失,900年后科学家还原真相
月球是地球最接近的天体,它对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至关重要。月球的引力影响着地球的潮汐运动,如果没有了月球,地球的自转速度会大幅减缓。科学家计算过,若月球消失,地球将经历如20级飓风般的灾难,海啸和地震将接踵而至,世界末日也许就在那时降临。看似平静的月亮,实际上以它的力量守护着地球,让人类得以延续。
那么,如果月球突然消失,会发生什么呢?历史上,曾发生过一个类似的事件。公元1110年5月5日,月亮“消失”了一晚,这一事件至今未解。欧洲的历史中,1110年看似没有什么大事发生。唯一值得注意的是1099年十字军东征的开始,以及农民发现马比牛更适合耕地。直到我翻开了一本英国中世纪作者的《盎格鲁-撒克逊人彼得伯勒纪事》,才发现了一件与自然科学有关的重要事件——月球消失之谜。
展开剩余79%那天傍晚,天色渐暗,月亮应该逐渐显现。然而,月亮突然爆发出异常耀眼的光芒。由于当时科学尚不普及,许多人误以为这是一种不祥的预兆,纷纷回家避难。随着月亮的光芒渐渐减弱,很多人偷偷探出头,想看看月亮是否恢复了正常。但到了夜晚,星星依旧闪烁,而月亮却完全消失了。直到第二天清晨,满月才再次出现。月亮消失了几个小时,究竟发生了什么呢?
虽然古希腊被认为是西方科学的发源地,但直到16世纪,现代科学的理论才真正开始形成。在此之前,没人想过要去解开月球消失的谜团。随着科学的发展,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探讨这个问题。经过数百年的探索,科学家们才发现,月亮并非真的消失,它只是“被藏起来了”。
通过翻阅历史文献,科学家们找到了线索。在研究世界火山爆发的记录时,塞巴斯蒂安·吉安,一位自然学家,发现了日本浅间山火山爆发的重要性。1783年,浅间山发生了一次大规模爆发,导致1500多人死亡。然而,在更早的1108年,浅间山曾有过一次爆发,且威力比1783年还要大。这场爆发被认为是月亮“消失”的导火索。
火山爆发后,释放的大量硫粒子进入了大气层,这些颗粒在平流层中停留,导致天空进入了一段长时间的黑暗。直到硫粒子扩散,地方恢复了光明,但天空依然存在着硫粒子。根据这一线索,吉安提出了一个假设:1110年月亮在傍晚发出的耀眼光芒,其实是月全食现象的结果。
在月全食期间,地球的大气层会将太阳光中的红色波长折射到月亮上,令月亮呈现血红色。这是古人害怕看到的景象。而正是因为火山爆发释放的硫粒子吸收了红色波长的光,使得月亮失去了光亮,造成了月亮“消失”的现象。
为了证实这一假设,吉安与团队进行了详细的实地考察。他们前往冰川冰原,采集了冰芯样本,因为火山灰在冰层中能得以良好保存。经过分析,他们发现冰芯中的火山灰确实与1108年浅间山火山爆发的时间吻合。同时,他们还在一位政客的日记中找到了关于火山灰覆盖的记载,进一步验证了他们的假设。
吉安还对当地的树木年轮进行了分析,年轮的变化反映了火山爆发后气候的变化。1109年开始,树木的年轮明显变薄,这是因为火山灰遮挡了阳光,导致气温下降。这与当时爆发的严重饥荒相吻合。
经过多方证据的验证,月球消失之谜终于得到了解释。原来,火山爆发释放的硫粒子不仅影响了地球的气候,也在月亮的反射光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。自然界的力量真是强大无比,它们能够改变人类的生存环境。而今天的我们,是否还对大自然保持敬畏之心?尽管我们努力控制地球的未来,但或许玛雅预言中的世界末日并未发生在2012年,它可能迟早会到来。
这段被遗忘的历史告诉我们,大自然的神秘与力量,往往超乎我们的想象。
发布于:天津市